|
引言精神疾病常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ICD-10),精神疾病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及其他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心境(情感)障碍;神经症性,与应激有关的,以及躯体形式的障碍;伴有生理功能紊乱的行为综合征和精神障碍;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障碍;通常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共10大类。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含重性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为7%。2015年《柳叶刀》周刊一项研究认为:中国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人口占比约12.7%),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中国青年报一份报告认为,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600多万人,占人口比例约1.2%。生存压力过大,是多数精神疾病发病原因。精神疾病已经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医疗体系最大的负担。
精神疾病有着治疗周期较长、复发率较高、致残率较高的特点,但它们依然可预防、可康复。对首发精神疾病,若能得到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治愈率,让患者逐步恢复家庭功能、社会功能,从而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大大减轻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1.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一组严重的精神障碍,常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而病人自已却不能认识精神症状本身是不正常的,不知道自已有哪些精神症状,与此同时,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严重下降。就如民间说的一些哭笑无常、无端发怒、胡言乱语、行为怪异等精神不正常的“发神经”、“神经病”。
精神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可以痊愈,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2.如何早期发现精神疾病患者
有些精神疾病患者早期常不易被周围人发现。如出现以下症状,本人或家属应尽早咨询、尽早就医:
性格改变。由活泼、开朗、热情好客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由注意整洁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洗澡、不理发、不更换衣服等等。
情感变化。如变得冷淡,与朋友疏远,无故自笑等。
敏感多疑。如认为周围人们互相谈笑是在议论他(她)、讥笑他(她),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她)的等。
脱离实际。沉缅于幻想之中,如“白日梦”。
行为怪异。如蒙头睡,独自发呆,对空自语,侧耳倾听等。
身体不适。莫名其妙的身体不舒服,强调自已头痛、失眠、易疲劳等。
3.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应该怎么办?
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患者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这样既耽误患者诊疗良机、廷误病情,也加重了家庭负担。
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患者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尽早医治。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4.哪些精神疾病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首次发病的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
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兴奋躁动,有丰富的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
病情严重影响他人或自身安全的患者。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或到处乱跑、不听家人劝阻和管理,拒绝治疗等。
神志不清、抽搐,或合并脑炎、肝炎、心脏病等躯体疾患的患者。
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系统调整药物的患者。
5.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疾病患者?
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一方面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一方面督促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定期陪同患者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督促患者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安排患者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尊重患者人格,生活上关心、体帖他们,同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对待疾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督促患者参加适当的活动。尽量安排患者接触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环境,不仅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还要鼓励多与朋友交往,督促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结合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许可和兴趣爱好,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来愉悦身心。
6.如何防止病情复发
精神疾病复发率高,病情复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为了防止复发,应注意:?
家属要定期带患者来专科医院门诊复查。一般情况下,应一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
坚持药物维持治疗。
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理解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
注意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7.精神疾病复发预兆有哪些
患者家属如能在早期识别精神疾病复发的迹象,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能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常见的复发预兆有:?
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
情绪变化。如患者情绪不稳定,烦燥不安、易发脾气、无故担心等。
发呆,语言增多或减少,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不爱理事、生活懒散。
头痛头昏、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原有的精神症状重新出现。
患者原来主动服药治疗,突然不承认自已有病拒绝服药治疗。
第一节精神康复的概念
精神康复适用于精神病残者和多数精神疾病患者。精神残疾是指患精神疾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精神残疾可由:精神分裂症;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其它精神障碍引起。对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且对家庭和社会职能有影响的这些精神疾病患者,应用“精神残疾分级的操作性评估标准”,由专业评估机构评定精神残疾等级:重度(一级)、中度(二级)、轻度(三级)。
精神康复,是指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等各种方法,促使由于精神疾病所导致的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
精神康复是康复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恢复躯体上不同组织器官功能(如:使盲人复明、聋者恢复听力、肢体偏瘫者恢复行走等)的躯体康复,精神康复除了患者、医护人员、家庭成员的参与,还需要社会的参与与包容。
精神康复过程中,会尽量采用各种措施、改善功能,侧重点是心理与社会功能训练。基于人们普遍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足或认识上的偏见,精神康复需要调整患者周围环境和社会条件,加强和支持患者现有的功能水平。
心理干预在精神康复中有着重要作用,当康复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同情与信任关系充分发挥作用时,行为疗法、支持疗法、认知疗法等心理治疗的效果就得到彰显。
家庭干预逐渐应用于精神康复,它既是家庭对其患病亲属担负起应尽责任,也是增强精神康复效果的需要。
按工作体系,精神康复分为医院康复、社区防治康复两部分。WHO提出,以医院为基础的康复不可能满足绝大多数精神病残者的需要,而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能让更多的精神病残者就近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
概括起来,精神康复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
1.人际交往技能训练。教会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交谈技巧,包括交谈时的目光对视、体态、姿势动作、面部表情、语调变化、声音大小、语速快慢及精力是否充沛等。
2.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1)让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了解药物治疗对预防病情复发、恶化的重要意义,自觉接受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的训练。(2)学习有关精神药物的知识,并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有所了解。(3)学会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方式,通过训练使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学会安全用药技巧,每次用药应查对标签,服药后若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服从医生的处理意见。
3.学习求助医生的技能训练。例如,在需要时能找到和得到医生的及时帮助,能向医生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要求,能有效地描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和症状。
4.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训练。包括训练日常生活、学习修饰个人仪表、集中注意解决问题、改善人际交往、提高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重点之一是社会技能训练,这是根据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干预技术,帮助病人获得或恢复人际交往、自我照料以及应对社区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具体分5个步骤:
步骤一:训练前评估。包括目前的社交能力和交往的行为方式。
步骤二:制订训练目标。由康复治疗师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共同探讨,制订最终将可能获得的目标技能(包括用药管理、症状自我处置、休闲娱乐活动、会话交往和自我生活照料、认知功能训练等)。
步骤三:训练操作。包括引导、示范、角色扮演、评估、纠正指导、家庭扮演、家庭作业等,进行教育并问答训练,结合心理治疗中的认知治疗。
步骤四:实际运用。如,进行设置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训练,鼓励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外界的社交活动。
步骤五:技能维持。如,在角色训练后让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回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家庭作业。
技能训练有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改善职业功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5.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阶段共同承担的一项重要康复内容。一般病残者的职业安置比健全者困难得多,而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职业安置更为困难。因此除了针对性的职业康复训练外,还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职业康复,多数情况下是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的连续康复服务过程,其中大部分在社区进行。并非所有精神病残者都必须通过这一康复全过程,例如较严重的精神病残者可能停顿在职业康复的中段(如庇护工场),而有良好技能的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一开始就能进入职业康复的最后步骤。这个连续的职业康复过程分为:工作技能评估,工作适应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庇护性就业,过渡性就业,工作安置,职业保持7个步骤。
职业康复效果如何,可开展职业评估和临床评估。
(1)职业评估,即全日工作的成果、职业康复相关的技能、从事有报酬性职业的时间、报酬数额以及工作满意度等。
(2)临床评估,即治疗依从性、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以及主观生活满意度等。近年来,原先用于精神发育迟滞者的辅助就业这一职业康复模式引人注目,已用于各类精神病人。其原则是尽快将康复对象安置在一个具有竞争性的雇佣场所中,在指导下一边工作一边培训,尽量提供保持职业所需要的所有辅助性支持。大致过程是先由庇护工场、中途宿舍、康复俱乐部等输送合格对象参加短期培训和评估,再在辅助与指导下接受3-6个月职业岗位的实践和训练,接着将评估合格者安排到雇用单位工作,以后再转入公开就业。
6.康复治疗和技能训练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内容包括:病人对每种康复治疗、技能训练步骤及内容的了解,角色扮演的适当性,实际练习中,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质量,家庭作业质量等。
第二节精神康复的目的
精神康复的目的,是重新安置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让他们能操持部分家务劳动,独立从事一些工作,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角色水平,充分发挥其剩余能力,体现个人及社会价值,为家庭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1.提高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生活与工作能力。罹患精神疾病后,由于疾病本身、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长时间住院,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程度不等存在着:思维不够连贯、注意力不够集中,关注自我较多、关心周围不足,表情不够丰富、动作不够协调,语速比较缓慢、行动比较迟缓,等现象。
精神康复训练能够逐步改善以上状况,让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思维趋于连贯、注意力相对集中,除了关注自我、还能关心周围,眼耳鼻舌身五官功能良好,脸部充满表情、动作趋于协调,语速有快有慢、声音有高有低,行动趋于敏捷、手脚变得麻利。
以上状况得到改善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就逐步具备了自我管理的生活能力、回归家庭的家务能力、回归社会的工作能力。
2.重拾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生活与工作信心。只有少数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可能对周围人群有攻击行为,但社会上较普遍存在着对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不熟悉、不了解,甚至是偏见。一些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忌讳谈论病患者病情,甚至不愿意承认病患者病情。一些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本人,在病情稳定、思维清晰的时候,一方面希望自己病情好转、不再给家庭给社会增加负担,一方面觉得抬不起头、有自卑感。
精神康复训练,能够让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在日复一日的点滴进步中,重拾信心、重拾希望,感受到自己离自我照顾、自食其力越来越近,给家庭带来的负担越来越小,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心情上渐渐愉悦、精神上渐渐开朗。
3.发挥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剩余能力。一辈子不生病、不需要照顾、不消耗社会资源的人,少之又少。我国6类残疾中,除了精神残疾,还有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其它5类残疾患者同样消耗家庭成员的时间和精力,需要社会资源来减少残疾所致的不便。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病残者与其他残疾人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社会弱者,都需要家庭成员、社会人士来关心、包容、支持。
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也有剩余能力,也能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些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有着不菲的才华,甚至有着超乎一般人的才华,如:演唱时对节奏和韵律的把控,绘画时梵高式的超前思维,英语口语时的流畅顺利。刺绣时的专注与认真,书法时的凝重与挥洒。
经过康复训练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尘封的能力得到开发,剩余的能力得以发挥,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渐渐找回普通人的尊严与自豪,逐步被社会接纳和肯定,重新回到社会。
4.提升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幸福指数。家庭幸福指数包括: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家庭成员职业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成员衣食住行状况,家庭成员相依相伴共同家务、共同出游状况,家庭成员欢声笑语、心情愉悦情况,家庭成员可持续发展状况,等等。
康复训练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能够渐渐融入家庭环境中,不但能照顾自己起居,而且能够承担起相应的家务劳动,有说有笑与家庭其他成员和睦共处。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还能渐渐走向社会,既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又能为家庭增加一定的收入,从而提升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5.做大做强社会财富蛋糕。每个人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不同阶段能力有高有低、有波峰有波谷。只要努力向上,只要将不同阶段的能力尽力发挥,对社会财富都是有益贡献,都是在做强做大整个社会财富这个蛋糕。
十个手指有长短,每个手指作用不一样。若是简单地放弃最短的那个手指,一次次放弃之后,十个手指只剩下两个中指了,两个中指再怎么玩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来,远没有十个手指功能强大。
群体社会也是这样,若是简单放弃能力最弱的那个个体,一次次放弃之后,只剩下看似能力最强的个体了。但个体终归是个体,个体再怎么强大,远没有群体力量强大。
为此,成熟社会一定是包容、理性的社会,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社会,是善于整合人力资源、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成员作用的社会。
康复训练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位置,充当起适合自己能力的角色,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为创造社会财富贡献才智。
6.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者有其屋;成员间,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份歧视和挑剔,成员间便其乐融融,社会上便是满满的温暖与和谐。
康复训练中,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一起参与进来,痛苦着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快乐着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快乐,在帮扶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过程中,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感受到社会大家庭温暖,社工、志愿者灵魂上也得到洗礼,对精神病患者或精神疾病患者有着更多的包容、理解。通过社工、志愿者的宣传,社会上对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理解、包容和关心的人,会越来越多,社会正能量会越来越强大。
康复训练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能够心存感恩,将社会力量的关心,转化成家务劳动、社会工作中的动力,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成员。
第三节精神康复训练的意义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2011年指出,在全球范围来看,精神卫生既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严重性在中国十分突出,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全国人大高度重视精神疾病患者权益保护工作,2012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3年5月1日该法正式实施。
该法明确了政府主导,民政、卫生、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家庭既各司其责又相互协调的工作模式,涉及精神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障全过程管理,共7章85条。该法的颁布实施,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社区是极大利好,对社会和谐稳定从法律层面多了一份保障。
精神疾病治疗全过程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三个阶段,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从巩固期开始,精神疾病患者就可以在医院接受康复训练。维持期阶段,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在家里在社区在其它康复机构,边接受药物维持治疗、边接受精神康复训练,以期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1.康复训练是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阶段
精神疾病的治疗,“足量足疗程”是国内外精神科医生普遍认可的原则。所谓“足量”,就是药物的剂量要足够。如果剂量不足,疗效一般就不好。疾病不能达到痊愈。单一药物治疗很重要,只有这样,药物剂量才可能达到高剂量。多个药物同时使用,往往因为副作用增加,每一个药物都不能达到高剂量,导致治疗效果不好。只有少数病人,在多种药物单一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时,才考虑药物的联合治疗,不过一般也只是2种药物联合,且要求每一个药物都要达到足够剂量。
在药物治疗的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都需要足够剂量,不能因为病情好转就轻易减少药物剂量。否则一旦病情复发,所有的治疗都前功尽弃,再次治疗时更加困难,治疗效果常常不好。为此,精神疾病的首次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许多病人只有这一次彻底治愈的机会。
所谓“足疗程”,是指不仅要完成急性期治疗,更要完成好巩固期、维持期治疗。主要的精神疾病基本上都是慢性病,精神疾病药物的疗效、精神疾病康复训练方法,是需要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在治疗精神疾病的时候,要特别关注治疗中的时间问题。
急性期,是药物治疗的开始,是药物剂量达到足够水平的时期。药物在这个足够剂量上保持4-6星期。基本原理是,一方面药物有足够剂量才有真正的疗效,另一方面,药物真正出现效果需要4星期以上的时间。如果不能坚持4-6星期,治疗效果往往半途而废。
巩固期,这个时期精神疾病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消失,病人处于正常状况。基于精神疾病的高复发率,巩固期的药物剂量不能减少,这个时期药物剂量减少常常导致精神症状再次出现。巩固期的时间一般在4-9个月,平均约6个月,对于一些特别的病人可能需要更长的巩固期。在这个时期,由于精神症状消失,病人开始具备较好的配合度,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开始跟进。
维持期是维持治疗。许多精神疾病在2-5年内呈现较高的复发率,因此药物治疗不能中断,康复训练更要坚持。近年来大多数国内外精神科专家认为,维持期药物剂量不宜太低,过低的剂量常常是病情复发的主要因素。只有当药物副作用过大时,才考虑适量减少药物,或更换副作用小的药物。
精神疾病治疗,是一项耗时长、费用高,综合运用生物-心理-社会手段,患者、家庭、社会等共同参与的漫长过程。费用保障、家庭支持、康复渠道、社会力量等,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患者治疗全过程终止。一些患者往往接受完急性期治疗后,就被接回家中,中断了药物治疗,也无法接受到康复训练,慢慢脱离社会,不能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症状复发后,再次被送院治疗,治愈难度更大,消耗的时间更长、所需的费用更多。
2.康复训练是降低精神疾病复发率的有效措施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渐渐发展过程。上世纪中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基本上是封闭式病房、氯丙嗪等第一代药物治疗模式。
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氟奋乃静、氯普噻吨等第一代精神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体重增加、泌乳、嗜睡等副作用。上世纪后期开始,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喹硫平、帕利哌酮、齐拉西酮、鲁拉西酮等第二代精神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
剂型上,除了口服药,还有奥氮平、阿立哌唑等速效注射液,有利培酮微球注射液、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等长效针剂。长效针剂的临床应用,克服了部分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弱、从而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除了药物升级换代,康复手段也被引入到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来。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症状趋于平稳,具备了接受康复训练的条件。在对患者评估基础上,针对性、差异化选择音乐治疗、模拟家居治疗、绘画治疗、手工治疗、园艺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来提高患者人际交往技能、药物自我管理技能、求助医生技能、生活技能、回归社会技能等。
国内外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康复训练降低了精神疾病复发率,取得了减轻家庭负担、愉悦患者身心、释放患者剩余能力、做强社会财富蛋糕、促进社会和谐五重效果。
3.康复训练是拉近精神疾病患者与家人亲情的有效手段
除了医院、社区、慈善团体举办的康复机构等,家庭也是康复训练的有效场所。
动物世界里,幼崽的生存技能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的带教,尤其是母亲形影不离的看护与带教。人类社会中,婴儿从呱呱坠地到独立独行,传授语言、带会走路、教会进食的,是家庭长者,尤其是母亲。方寸小天地的家庭,是家庭成员弱小时期最值得信赖的庇护所。
精神疾病患者,不管年幼还是年长,不管体格弱小还是强壮,在精神上思维上就是一位弱者。有着这样的理解与包容,家庭成员就能够有信心、有耐心、挤时间、花精力,陪伴、帮助、鼓励精神疾病患者在家庭开展康复训练。
经历过多少遍“妈妈”“妈妈”的口传,才换来5-6个月大婴儿第一声“妈妈”的叫唤。经历过多少遍轻扶小脚、缓缓引路,才换来10-12个月大幼儿能颤颤巍巍独立迈出人生第一步。听到婴儿第一声“妈妈”,看到婴儿迈出的第一步,所有的辛劳、所有的付出,长辈们都觉得值了。
同样,经过多少遍家务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看到精神疾病患者第一次做出一桌饭菜、第一次有说有笑与来访客人交谈,所有的辛劳所有的付出,家庭成员也觉得值了。
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或许是躯体疾病,或许就是精神疾病。生病了不可怕,家庭成员与患者风雨同行、苦难同当,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与鼓励。在家庭中开展的精神康复训练,能拉近家人与患者的亲情,收获不一样的家庭温馨。
4.康复训练是整合社会力量、增进社会成员包容理解的实践活动
早期的康复训练,主要在医院和家庭中进行。近二十年来,社区、慈善组织、民营机构等探索开展精神病人康复训练。与此同时,社工、志愿者加盟到这种爱心活动中来。尤其是志愿者,他们牺牲自己业余时间,将爱心奉献给素不相识的同胞。
志愿者来自社会不同职业,有高校学生,有私营业主,有医护人员,有退休教师,有自由职业者,有全职太太。志愿者职业不同、成长环境不一样,为精神疾病患者奉献爱心的初衷和行动是相同的。
志愿者在服务于精神疾病患者过程中,初步加深了对精神疾病、精神疾病预后、精神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等方面的了解,忧伤着患者的忧伤,快乐着患者的快乐。
志愿者将自己的体验,分享到周围朋友,口口相传的结果:更多的社会力量渐渐参与到精神康复公益活动中来,更多的社会人群逐步了解精神疾病、包容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庭的病耻感渐渐减少,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渐渐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愿望和动力渐渐增强。
没有谁愿意患上精神疾病,没有谁能保证一定不患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和其它疾病一样,患上了它,就正视它;对精神疾病患者,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点爱心,多一次奉献,这样的社会便是有温度的社会、成熟的社会,值得大家珍惜的和谐社会。
5.康复训练是最大限度发挥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剩余能力的必然途径
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它能够控制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却无法恢复患者的生活技能、社会技能等。康复训练与药物治疗等相结合,共同完成精神疾病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全过程治疗,不但控制精神疾病临床症状,而且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各项技能,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发挥患者的剩余能力,还患者以尊严,给家庭以信心,为社会添力量。
药物治疗只能控制住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临床症状,让患者不惹事、不犯事。康复训练,能够让患者逐步靠近健康人状态,除了管好自己,还能承担起一定的家务劳动,满足一些职业要求、在职业岗位上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为社会创造财富、赢得社会尊重的同时,增加个人和家庭收入,增强个人的成就感、家庭的幸福感。
6.康复训练是让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前置准备
药物治疗能够控制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幻觉妄想、自言自语、自我强迫等症状暂时消除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有着与健康人大体相似的表现,基本能够生活自理,能够简单沟通交流,能够开展一些简单体力活动。只是,他们的思维能力、沟通水平、敏捷程度、耐力体力,有着少儿般的弱小,无法胜任家务劳动、胜任工作岗位要求。
患者要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离不开医院、社区、家庭、慈善组织等为患者开展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中,患者的耐力体力、敏捷程度、沟通水平、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恢复与提高,从少儿般的弱小,渐渐走向中青年般的强大,患者就具备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体能与心智。
7.康复训练是降低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精神疾病的特点,是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与心智,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与生活。在症状阶段,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如果无法得到治疗,那么出现肇事肇祸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有三个特点:一是被侵害对象多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妇女等。二是肇事肇祸发生时,被侵害对象往往是多个,群死群伤在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中较为普遍。三是一旦出现肇事肇祸,周围人群被伤害程度较大,肇事肇祸过程中,精神疾病患者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干了些什么、干了会有什么后果。
急性期药物治疗,可以暂时控制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短时期内避免肇事肇祸的发生。急性期过后,离开了系统、规范性的康复训练,中断了药物维持治疗,精神病残者或精神疾病患者容易症状复发,一旦不能及时送医治疗,肇事肇祸很可能成为事实。
药物维持治疗下的康复训练,能恢复患者生活、工作技能,重新树立患者对生活对工作的自信心。患者在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后,发挥他们的剩余价值,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成为社会和谐的积极参与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