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见过阳光下盛开的向日葵,它们对着太阳尽情绽放,如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可是你见过阴影下的向日葵吗?它们站在阳光照耀不到的黑暗里,孤独、悲伤,垂下的花盘像是默默在哭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9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达到1亿人以上;而据中华医学会所公布的2013年数据,患病人数排在世界首位的糖尿病患者为 1.39 亿。精神疾病和糖尿病等高发性疾病一样,日益成为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种类。
然而精神疾病患者却遭受到比糖尿病患者严重得多的歧视和排斥,人们把他们看作特殊的人,害怕他们、远离他们。
你真的了解精神疾病吗?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有关精神疾病患者的负性信息:日常闲谈里充斥着「脑残、神经病、武疯子」等流行用语,电视报纸上相关的不良社会事件也不断地被选择性关注和报道。
如果在某网络引擎的新闻频道输入「疑似精神病」这个关键词,将会检索到多达 3 万余条新闻,但是当你随意点开几条并跟踪事件进展,会发现大多数新闻是没有后续报道的,没有人去关心那个「疑似精神病」的人是否真的患有精神疾病。
很多社会现象被大众和媒体「泛精神病」化,甚至成为我们日常娱乐的内容,导致了人们对精神疾病更深的误解。
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化为一堵堵又高又厚的墙,把精神疾病患者们囚禁在黑暗的围城之中。
误解一:远离“精神病人”,就远离精神疾病
调查显示中国人各种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是 17.6%。也就是说:100 个人中就有 17.6 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一段时间可能出现情绪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就像会感冒发烧一样,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精神感冒」。
因此,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并不能让我们远离精神疾病,事实是:去了解他们、科学地认识疾病,才能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和尽早发现精神疾病。
误解二:精神疾病患者都是危险的“疯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分类,精神疾病约有 200 种之多,排在前三位的是:
心境障碍
焦虑障碍
物质依赖相关障碍
这些疾病一般都不会导致患者做出危及他人安全的过激行为,而可能存在意识丧失、行为失控的重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仅占总患病人数的 1% 左右。
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歇斯底里、危险恐怖的样子,现实中他们反而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由于害怕被歧视而小心翼翼地生活,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和帮助。 误解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更容易暴力伤人
调查显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存在暴力倾向或行为的人约占 8%~10%,而在未患病的普通人中则有近 20% 的人使用过暴力。你可以试想如果自己生活在一个 100 万人口的城市里,有暴力行为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大约会在 1 000 人左右,而存在过暴力行为的普通人则达到 20 万之多。
也就是说,发生暴力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数量远远低于普通人,社会的偏见和孤立反而让他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暴力欺辱,成为受害者。
误解四:得了精神疾病就无药可救了
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患者并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他们不需要住院或特殊监管,通过一般性治疗就可以得到康复。对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我国有着完善的治疗和管理规范,他们可以通过入院治疗、社区康复、家庭康复等方式回归社会。而且不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样具有劳动能力,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甚至成为成就卓越的人。
各行各业曾罹患精神疾病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患有抑郁症,诺贝尔获得者、数学家约翰·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美国著名企业家、航空工程师霍华德·休斯患有强迫症等。
误解五:得了精神病一辈子都不会好
虽然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较严重,但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有 90% 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坚持服药和定期回访等方式控制病情,并且通过系统的康复手段预防和控制疾病复发。很多患者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生活,继续上学、工作,并结婚生子。
比起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影响,社会的歧视和病人由此而生的病耻感才是精神疾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最大障碍。
以上这些误解带来了人们在情感上对精神疾病的耻感,而耻感会导致态度上的成见和偏见,态度进一步决定行为,歧视由此而生。正如对性别、种族等方面的歧视一样,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在无意识中会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给精神疾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
2013 年 5 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明确要求了全社会应当共同尊重、理解和关爱精神疾病患者,这为他们争取更平等的生存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精神疾病患者在生活中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疾病的折磨让他们的身心陷入困境,生活更加艰难,而偏见和歧视更让他们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
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也许你会说,我又不是医生我能做些什么?其实你此刻的阅读就正在帮助他们。
了解精神卫生知识、提高自身的精神健康素养,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精神疾病,更客观地对待精神疾病患者。基于你的知识和善意,去接纳他们、理解他们;多给他们一个微笑,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当他们受到误解和排斥时,支持他们、抵制偏见和反对歧视等等,这些都是你能做的。
有这么一群人,如同长年生长在阴影下的向日葵,因为不得照耀更加渴望阳光,在他们的心中一直怀着平凡的希望:希望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希望被爱、被尊重!
也许你的一份理解和善意就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缕温暖的光亮;而当我们的关怀聚少成多,一缕缕微光就会连成明媚的春天,让所有的向日葵都尽情绽放!
转自:http://www.pkuh6.cn/Html/News/Articles/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