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人到底怎么了?最近,大学生自杀、失踪、退学等新闻不时见诸媒体,发生在这些年轻人身上的悲剧格外让人揪心。当看到类似新闻的时候,有人总会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实在太脆弱了!社会舆论也总是倾向于责备年轻人。”近日,《中国青年报》一篇《别让年轻人库存越来越多的焦虑》文章吸引舆论关注。文章谈及的上述现象引起不少网民讨论,该文被媒体转载100多篇次。
不知从何时开始,“焦虑症”似乎已经蔓延进入了我们生活当中。升学焦虑、就业焦虑、买房焦虑、职场焦虑、婚姻焦虑……年轻人有打拼的压力,老年人则有退休、养老的困扰。从年轻人到老年人,焦虑无处不在。数字或许更能说明现实境况。据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估计,中国约有5000万名以上的焦虑症患者。《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六成人认为自己的焦虑程度较高,81.1%的受访者认为焦虑情绪会“传染”,88.9%的人认同“全民焦虑”已成当下中国的社会通病。
以“焦虑”作为核心词检索发现(人民舆情数据库),2015年1月1日至今(8月3日),草根网民亲睐的bbs论坛中,出现“焦虑”词组文章达11.8万篇、博客文章11.5万篇。同样,我们的媒体报道数据也是“惊人”,相关网页新闻高达39.2万篇,报刊文章也有2.2万篇。类似问题延伸至新媒体舆论场,在新浪微博中“焦虑”词频高达1.8亿条,微信平台相关文章也有57万篇。在社交媒体上不约而同吐槽“焦虑”似乎成为了中国网民自发形成的特有景象。
那么,“焦虑”问题是不是中国大陆网民独有的呢?答案显然不是。早在2013年,中广网刊发《英国大学生同样“暮气重重”》,文章引述全英学联对英国各地1200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发现,80%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超过一半的人感觉焦虑,40%的人会感到无用和绝望,甚至有超过10%的大学生曾近有过自杀的想法。2015年年初,韩国政府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韩国年轻人感觉每天生活压力大,而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和找工作。韩国妇女家庭部去年9月调查3000名9岁至24岁的年轻人,结果显示,58.1%的受访者说他们偶尔或经常感到每天生活压力大。
那么,“焦虑”为何如此泛滥?早前,一项针对20—40岁的城市“漂族”的媒体调查显示,九成人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其中“感到孤独寂寞”、“没有归属感”、“缺少认同”、“未来发展迷茫”成为了引发焦虑的主要原因。而焦虑的背后,是更多主客观因素制造的障碍。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涌进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奋斗,他们默默打拼,内心深处却并不平静。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无物之阵”一样,无所不在却又游移缥缈的焦虑,绑架了这个时代相当多的年轻人。“穷孩子没有春天”,“拼爹”,“有房人终成眷属,有情人终成房奴”,“没有二百万,做不成中国人”,“我们都是无头苍蝇”……林林总总的负面悲摧,即如烂棉絮一般涌将过来、堆积起来,未免败了信心,添了堵心。“连带着,连那最后一点残存的活力和勇气也荡然无存了”。
有媒体认为导致“焦虑”泛滥是因为舆论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和群体的盲从效应,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然而屡屡引起共鸣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他们内心存在的种种不安全感,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
诚然,有些“焦虑”则是主观原因。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提出:一个人的幸福感,往往取决于身边人。就现实情况而言,年轻的白领并不属于强势群体,也算不上弱势群体。很多年轻人都习惯性地向上看齐,用富裕群体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参考。有的女孩宁可下班回家吃泡面,也要买LV的包。看似这样的行为显得有些分裂甚至矫情。
人民日报《莫让青春染暮气》一文曾描述了当下这样一种窘境,“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它一方面代表了某种值得追求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提速就要被甩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你跑了半天,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一连串的数字。”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更是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今年年初,《环球时报》刊文大力呼吁“正视年轻白领和大学生的焦虑”,“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主流社会对此高度关切,在拓宽年轻人成长空间、创造更多公平机会等方面下功夫。”毫无疑问,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同,需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政策眷顾与人文关怀。而年轻人自己也要学会肯定自己,思想不要束缚在传统观念中,懂得鼓励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