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3|回复: 0

医养结合开辟精神病康复管理新模式

[复制链接]

2242

主题

24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33
QQ
发表于 2017-5-18 2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忽视成精神病头号杀手

  70岁的刘大爷5年前出现了丢三落四的毛病,并且对刚刚发生的事情转眼就忘,外出迷路成了家常便饭。这些反常的举动,都被家人当做了“老糊涂”,并没有当回事,持续了3年多。

  之后,刘大爷的行为举止更加怪异,总怀疑老伴偷他的钱,并且经常动不动就吵闹、摔东西,家人实在受不了了,送他到医院就诊,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并于今年3月入住了李沧区颐顺和老年人护养院。

  “早发现、早治疗是延缓老年痴呆症的最有效途径,原本5年发展至重度的时间表可以延缓至10年。”对于刘大爷的状况,李沧区颐顺和老年人护养院负责人史本良说,老年痴呆、抑郁症、焦虑症、各种躯体病引起的器质性精神功能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绝大多数得不到及时诊治。以刘大爷为例,如果5年前家属就送老人来就诊,根本无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且可以有效延缓老人痴呆症状的进程。

  忽视成为精神病头号杀手。青岛颐顺和心理卫生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梅芳说,患者本身往往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没有认识能力,不会像患躯体疾病的患者一样,主动要求去看医生;家人又普遍对心理、精神疾病缺乏认识,老人感冒发烧了,会主动去医院,而对好忘事、语无伦次、多疑、行为异常等症状,却不认为是病态。并且,对那些躯体疾病伴心理、精神疾病的老人,只想到治疗躯体疾患,忽视了对精神疾病的治疗。

  要孝敬,更要治病

  老年人的精神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等生理性原因造成的,有难治愈、易反复、不好护理的特点,90%的精神病人伴有躯体性合并症,伴有三种以上疾病的占40%。同时,在治疗精神性疾病的过程中,还要去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即使是控制了精神疾病,一般的综合性医院、养老院也不愿意、不敢收治。

  为解决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难题,李沧区建立全省首家专门收住精神心理疾病老人的医养结合型机构,在青岛颐顺和心理卫生医院的基础上创办颐顺和老年养护院,收住阿尔兹海默症、狂躁症、抑郁症等病症的老人,不仅解决了精神疾病患者养老的棘手问题,也形成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

  在颐顺和老年养护院护理区,记者了解到,养护院以失智老年护理为特色,提供专业的医疗、生活、心里护理与康复服务。依托心理卫生医院,患者上楼下楼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疗康复。

  “有些失智失能状态的老人,生活需要精心护理和照顾,还要治病。所以我们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照护知识,通过精神心理的培训与治疗,帮助老人进行医疗康复。”李沧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全区老年人口中,约6%左右患失智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老人,加上有失智风险的老人,这一数字大约占14%左右,建立专门的护养机构,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也能让老人得到专业的护理。

  一个都不能少

  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不能仅靠住院治疗,需要医院、社区和家庭三方,一个都不能少。

  史本良介绍,如果坚持吃药和避免过度刺激,患者复发可能性小于20%。再加上与家属在一起感受到关爱,对患者康复将有极大的帮助。

  目前,岛城的精神疾病患者基本上都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更应该在社区得到康复治疗,这样会减轻很多家庭的负担。”史本良告诉记者,因为回到家庭,没有医生或专业人士指导与帮助,家人又难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致使许多可正常康复的患者反复发作,经常前脚出了院,后脚又被送了回来。

  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外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成功率高的国家经验是,让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病情减轻后,回到家庭和社区,与家人和社会人群接触,在亲人和社区关爱下,逐渐拉近与社会距离,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从而得到彻底康复。而社区康复成为患者和家庭、社会沟通适应的有效桥梁。

  “青岛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建议,政府应重视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鼓励社区针对这一群体设立相关的康复机构,并对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给予专业培训,让患者在关爱与温暖中顺利康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精神病

GMT+8, 2024-12-23 15:17 , Processed in 0.09955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