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3|回复: 0

关于抑郁药物使用的相关问题

[复制链接]

2242

主题

24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33
QQ
发表于 2017-1-19 23: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境障碍的病人,有时候换了两三个医生才真正确诊,也是正常的。所以,一方面,绝对不要放弃向医生求助,另一方面,出现误诊的时候,也不要因此觉得看医生没用,换一个医院,换一个医生,继续尝试治疗就是。总而言之,在吃药的问题上,不要擅自做主,一定要跟医生商量,医生没说停,那就药不能停,那怕少了一次,少了一颗,都不可以。(文章有点长,请细细看来)

  关于看医生

  首先关于要不要去看医生的问题。我知道有很多人会在网上做一个抑郁症自查测试,来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得抑郁症。其实这个测试,也仅仅有一个参考作用而已,具体是什么情况,还需要医生的临床判断。我一直在跟人讲,觉得自己不对劲,就去看医生,就算花了那个挂号费,结果诊断出来自己没事,至少也花钱买个心安,省得自己胡思乱想。如果诊断出来,确诊是抑郁症了,也能够尽早开始治疗。总归当你对自己有所怀疑的时候,去看医生总是好的,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肯定比你自查靠得住。

  然后是很多人遇到过或者是担心的误诊的问题。心境障碍,是医学这个古老的科学领域当中,相当年轻的一个分支,在研究领域,也是有相当的空白,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付出毕生的努力去填补。所以,目前来说,对于心境障碍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其局限性,尤其是诊断方面。一个人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肝炎,那么可以通过查肝功,查两对半,做尿检,做b超等一系列检查手段,通过精密仪器的检测,得出数据用来分析,从而准确判断到底是不是肝炎。但是心境障碍类疾病就不行。

  以抑郁症为例,现代医学技术和社会伦理都不允许医生对活人大脑进行分析,看是不是存在神经递质水平降低的问题。所以,心境障碍类疾病,误诊率相对其他疾病来说,也算得上是非常高,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也希望病人和病人亲友对于这一点有所觉悟。心境障碍的病人,有时候换了两三个医生才真正确诊,也是正常的。所以,一方面,绝对不要放弃向医生求助,另一方面,出现误诊的时候,也不要因此觉得看医生没用,换一个医院,换一个医生,继续尝试治疗就是。

  而在求医的时候,希望大家可以事先整理一下自己身上出现的症状,在看诊的时候直截了当的告诉医生。我刚才已经说过,心境障碍的诊断方面,没有办法依赖仪器做检查来判断,病人的自述就成了医生了解病人病情的关键。所以,病人需要给医生提供尽量多的有用的信息,方便医生来做判断。有人说,去看了医生,但是好像医生问诊时间并不长,尤其是专家,甚至问了几个问题就没有了,都不肯听自己多说几句。其实这就是专业人士跟普通人的区别了。对于精神科的医生来说,从病人的陈述中提炼了有用的信息,就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了,之后再提的问题,也都是有针对性,从而得出诊断结果。病人说得多,不代表有用的信息多,与其说一堆,不如说重点。

  抑郁症药物的作用原理

  目前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虽然有限,但是有一点算得上是确认了,就是抑郁症的病人,大脑中的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水平会出现变化,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不再处于正常运作需要的平衡的状态。

  其实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直到现在,也没有定论,只是种种假说。这么说也是挺无奈的。但是,目前精神病学研究发展的水平就是如此。就像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对于心境障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以毕生的精力去发展和完善这一学科。只不过,总不能因为研究的局限,而把疾病放着不管。现代医学已经以最为谨慎的态度,根据目前的研究水平,给病人带去了所有可能的帮助。所以,也希望各位患者,可以对目前的治疗手段多一些信任。

  包括大脑中化学物质水平变化这一点,也很难确认,是先有了变化,才有了抑郁症,还是先有了抑郁症,才导致了变化。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对大脑中化学物质平衡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治疗和控制抑郁症。毕竟,体内化学物质的平衡对于健康的决定性作用,也算得上是医学界的铁则之一。

  关于化学物质平衡这一问题,我说一个大家都懂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过拉肚子的经历,拉得厉害了常常得去医院挂水补液,要是有小宝宝的家庭,说不定家里还会常备口服补液盐来应付宝宝的腹泻。口服补液盐的出现,可以说是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因为口服补液盐可以帮助严重腹泻的病人及时应对体内电解质紊乱,让身体可以恢复正常的运转。从这个例子,我想大家应该多少可以感受到,体内化学物质的失衡,会对身体造成多大的影响,有的时候要是应对不及时,说不定就死了。

  所以,调节大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和补液一样,是为了让大脑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运转。这便是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手段和目的。

  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抗抑郁类药物,并不是说让你吃下神经递质,因为人的身体里,还有一个叫做血脑屏障的存在,而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在大脑中作为神经递质存在的化学物质,是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的。无法通过血脑屏障,就无法进入大脑,也就是说,无法对你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所以,抗抑郁类药物,并不是直接让你补充神经递质,让神经递质变多。因为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是无法实现的。

  如今常用的抗抑郁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神经递质的再摄取,相信很多病人在看自己使用的药物的说明书的时候,会经常看到抑制再摄取相关的字眼。

  这个首先要介绍一下神经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其实这个问题,翻一下高中生物课本就能了解了。

  图上注解是繁体的所以有些名字跟内地翻译不太一样,不过这不是重点

  图中黄色那坨,就是突触前细胞,也就是标注的轴突终末

  图中绿色那坨,就是突触后细胞,也就是标注的树突

  黄色那坨里面的小泡泡,就是突触小泡,也就是标注的突触囊泡

  小泡泡里面的小圈圈,就是神经递质,也就是标注的神经传导物质

  这样结构的突触,叫做化学突触,神经信号的传导方式是,突触前细胞发生动作电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冲动),使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通过扩散,与突触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形成突触后电位。但是,到这一步,一次神经信号传导并没有结束。因为神经递质是以扩散的方式到达突触后细胞的,也就是说,突触前细胞释放出来的神经递质,是大于突触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的神经递质的数量的,突触后电位出现的时候,那些没有被使用的神经递质,就需要从突触间隙中消失,免得有进一步的神经信号传递。让神经递质消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酶解,一种是再摄取。大家看到图里那个再摄取泵了吧,那玩意儿就是用来再摄取突触间隙里的神经递质的。

  但是,当神经递质水平下降的时候,每一次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数量就比正常时候要少得多,可能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浓度,并不足够产生生理效应。这其实就跟男的有少精症道理差不多。每次射出来的精子数量不够,于是影响到了生育。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不够,神经信号传递就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在大脑中传递的信息,要么是错的,要么是不完全的。

  现在抗抑郁类药物,就是通过抑制对已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的再吸收,提高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达到生理效应正常产生的目的。

  顺便一提,对于重度抑郁患者,有的时候医生会选择电休克疗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电击,这种治疗本质上来说也是在重建大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只不过方式不一样。

  所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抗抑郁类药物,是致力于恢复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

  有些病人会跟我说,因为吃药之后的副作用,他们认为抗抑郁类药物就是麻痹神经,让自己什么感觉都没有,所以也就不会抑郁了。首先要说,麻痹这个概念被误解了。简单来说,神经麻痹,是感受器出了问题,无法形成动作电位,而目前普遍使用的抗抑郁类药物,是作用于动作电位形成之后的事情,真的不是用来麻痹你神经的。

  关于药物的副作用

  确实,用于抑郁症治疗的药物,总是会给病人带来这样那样的副作用,常常会让病人生出放弃的想法。其实任何药物的副作用都是无法避免的,不过这属于药学的讨论范畴。我就不多说了。就单纯讲一下病人应当如何面对使用药物时的副作用吧。

  说实话,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产生机理,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要是能够了解为啥会有这些副作用,那也就基本上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理了。

  人的身体是一个很奇妙的系统,就算处于不健康的状态,也是会继续运转,好歹让人活着。而且,甚至还会自动调整,适应这种不健康的状态。所以,当大脑内的化学物质不再是健康的平衡状态,大家也不过是遭遇了心境障碍,而没有一头栽地上死了。同时,你的大脑也会适应在这样一种不健康的状态下运作,从而把不健康的状态,认为是“平衡状态”。而使用药物之后,大脑内的化学物质在浓度上发生了变化,打破了身体已经适应了的并不健康的“平衡状态”,于是,一段时间之内,身体是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里面的,这也就是副作用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了。但是,就像我说的,身体是会自动调整,适应各种状态的。所以,身体也会逐渐适应化学物质浓度变化之后的环境。只不过,这个适应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说一两天之后就能适应了。大体上,这个适应时间,根据各人体质不同,需要2-6周不等。

  在刚开始使用药物的时候,有些人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副作用,有的时候,对于副作用的感受,甚至是要强过药物治疗作用的感受的。这种时候难免会觉得泄气,好像吃了药根本没有用,反而更难受了。这些都很正常,也正是药物在起作用的表现。所以我一直在跟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病人讲,刚开始吃药的时候,就算副作用比较大,也一定要坚持按照医嘱吃药,至少坚持两个礼拜,再来看药效。两个礼拜之后,如果仍然是除了副作用,全无其他效果的状态,那么就去跟医生商量,看是不是调整药量或者换药。

  当然了,吃药之前,就算医生已经嘱咐过,大家也还是要好好看一下说明书,除了了解一下药物可能会有的副作用,有一定的准备之外,也需要了解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一般来说,出现严重的症状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但是也一定要这些症状有所了解。要是不幸自己拥有了这些症状,那就还是赶紧去医院找你的主治医生求助吧!!

  另外,对于某些病人,也会有一开始服用的药物完全没有效用的情况,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并不是医生和药物的问题。就像我讲过的,因为无法精确地了解大脑内的变化,所以就无法准确的对症下药,从而导致抑郁症的治疗,有的时候,不得不尝试过各种药物,才能找到最适合病人的那些。就好像生孩子是吧,有的人一击即中,但基本上,还是得搞好几次,才能怀上嘛。

  总之,就是绝对不要因为头几天感受到的副作用,或者最初使用的药物收效甚微,就放弃了药物治疗,甚至连带着对求医也产生了怀疑。“药到病除”这种好事,可是不会发生在抑郁症的治疗上面的,各位病人,可是一定要做好“病去如抽丝”的心理准备才行呢。

  即使副作用,但药物依然不能停

  病人选择停止吃药的原因,一是无法忍受副作用或者药效不明显。二是觉得自己已经好了一些,觉得已经可以不吃药了。的确,病情好转之后,用药以及药物用量都需要作出调整,但是,请跟你的医生商量,而不要擅自做主。虽然的确有“久病成良医”的情况,但是对于抑郁症,并不成立,在跟你的医生商量之前,绝对不要擅自决定。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虽然一直都在吃药,但是并没有按照医嘱规律服药,比如说有的人生活作息并不规律,所以就没有办法“按时”“规律”的吃药。或者某些需要在白天多次服用的药,有些病人在出门上课或者上班的时候没有把药带上,这一天也就没办法按医嘱吃药了。

  这些都会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加重病症,往严重了说,擅自停药,把自己弄死了都有可能。

  抑郁症的治疗,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病人本人的。因为只有病人自己主动按照医嘱吃药,才能保证药物治疗的进行。从某个角度来说,病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主治医生。

  我常常跟人说的一个形容是,想象一下,有个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已经开膛破肚了,然后这时候主刀医生说,啊,站了好久,腿都痛了,反正这人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我们去喝个茶休息休息吧。然后整个手术团队就扔下病人不管休息去了。你能接受自己被这样对待吗?不能对不对?抑郁症的病人,在没有跟医生商量的情况下,就擅自停药,就等于是把自己,变成了那个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尤其是,“啊,今天要不就暂时一天不吃药,明天接着吃,少吃一天也没什么吧”,有着这样想法的病人。

  任何药物,都需要在血液中达到足够的浓度,才能够起作用,实现治疗的目的。抑郁症使用的药物,在进入到血液循环之后,还需要通过血脑屏障,才能够作用于脑神经系统,而这些药物,必须要以足够稳定的浓度通过血脑屏障,才会起作用。而如何保证药物维持一个足够稳定的浓度呢?那就是按时按量的吃药,换句话说,就是规律的摄入药物。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泡脚的时候,要一直往脚盆里加热水,泡脚水才能一直都是热的泡得很舒服对不对?不同药物的服用方法,都是根据这种药物在身体中的代谢来制定的,正确的服用,才能够稳定这种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而只有药物持续起作用,才能够实现前文中已经介绍过的,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数量增多,从而正确完整的传导神经信号。

  那么,擅自停药,尤其是,偶尔一天两天的不吃,一次两次的不吃,会有什么后果呢?

  很简单,就是病人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好像过山车一样,有时浓度高,有时浓度低。浓度够高的时候,药物起了作用,病人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数量上升了。浓度不够的时候,药物没起作用,病人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数量降低了。于是你体液中的神经递质数量也好像过山车一样在变化,于是你的身体就不停的在适应这种变化,试图取得一个“平衡状态”,但是这个平衡状态一直找不到,最后身体就坏掉了。如果这么说过于抽象的话,就想象一下,你在跑步,以比较稳定的速度慢跑5公里,就算跑到最后会觉得累,但好歹还是可以坚持下来的,如果是长期坚持跑步的人,这样跑5公里,甚至算得上轻松。但是如果慢跑200米接全力冲刺50米,如此保持相同的速度,不停的循环往复来个5公里,就算是顶级运动员,也未必吃得消,不然梅西为啥要散步。

  所以,一定要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抑郁药物,这样才能够让药物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的效果,不然的话,不仅无法治疗抑郁症,说不定还会把自己搞死。

  对于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自身状况也已经有所好转的病人,这种时候,的确需要对服用的药物药量进行调整。而在换药停药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而这些不良反应,非常像是抑郁症状反复了,所以有些病人会由此推论出自己药物成瘾,从而在后来对于药物治疗产生了抵触情绪。

  关于药物依赖这个问题,到底也是我的本行,要说就太多了,就不详细讲了,总之这篇文章里,就直接告诉大家结论,如今常用的大多数抗抑郁类药物,普遍来说,生理上是没有成瘾性的,成瘾性的危险程度上,比咳嗽药水都要低。最简单粗暴的一个判断就是,当你没有再吃某种抗抑郁类药物的时候,你会不会抓心抓肝的想要找这种药来吃,不吃就要抓狂。基本上,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中,暂时没有学界论文提到这样的抓心抓肝的找抗抑郁类药物来吃病例。

  但是,的确,有些病人在停药期间会产生类似于戒断反应的症状。关于这个,说实话,现在也是没有明确结论的。为什么停药时会有戒断反应,为什么有的病人有,有的病人没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还在研究当中。没办法,我在前文中已经一再提到,对于抑郁症这类心境障碍类疾病,还需要更多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有更清晰明确的认知。

  现在能够明确的是,有些抗抑郁类药物,导致的戒断症状会比较轻,而有一些则会比较严重。会导致比较严重的戒断症状的抗抑郁类药物基本上是那些代谢时间比较短的,也就是说一旦停药,这种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会飞快出现较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这时候身体里面的化学物质水平又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那么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就很正常了。而代谢时间比较长的抗抑郁类药物,就比较不那么容易引起戒断症状,或者引起的症状比较轻,因为这一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比较缓慢的变化。这些停药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症状,都是正常的,不用因此而担心自己药物成瘾。

  而为了尽量少的忍受停药带来的痛苦,就算病人自己觉得,完全不用吃药了,也还是要乖乖听医生的话,逐步的停药,而不要说不吃就不吃了,这样不仅要忍受戒断症状,还可能引起症状的反复,那就得不偿失了。这期间,医生或许会给你换药,这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其实也是为了尽量减少戒断症状,而不是医生不了解你的病情在坑你。

  总而言之,在吃药的问题上,不要擅自做主,一定要跟医生商量,医生没说停,那就药不能停,那怕少了一次,少了一颗,都不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精神病

GMT+8, 2024-12-23 14:22 , Processed in 0.0999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