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6月19日起游戏成瘾正式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中,归为精神类疾病。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依据,只要无法控制的打电玩(强度、频率、时长等都要考虑在内),都可以被定义为游戏成瘾也就是精神病,而且最主要的是已经将游戏成瘾纳入了医疗体系。“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迅速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舆论观点:舆论多角度聚焦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
部分媒体和家长对此举表示支持。《新京报》认为,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利大于弊,这也是对游戏成瘾者尤其是青少年负责的一种态度。
部分媒体和网民对此表示担忧,认为世卫组织把游戏成瘾列为“病”,是否会让“戒瘾”学校、电击疗法等做法再度兴盛,游戏产业再次被妖魔化,犯罪嫌疑人是否会以此为借口而逃避刑罚。《北京青年报》指出,政府和社会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慎重对待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应当严格遵循科学实践原则,对治疗方法进行合规评估,避免缺乏科学依据的治疗手段合法化,成为某些人牟取暴利、侵害他人权益的工具。
部分媒体和网民聚焦社会各界责任。《人民日报海外版》表示游戏不是洪水猛兽,不需要谈“游”色变。个人、游戏公司、政府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把瘾戒掉,使游戏成为生活的有益部分,而不是人生的毁灭者。网民认为,游戏企业、监管、医院和家庭应尽其责,共同努力破解难题。
还有部分网民对此提出诸多质疑,包括将“游戏障碍”“游戏成瘾”归为同一概念;只将“游戏成瘾”而非其他因素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游戏成瘾入“病”的界定标准等。另有部分网民斥责国内媒体曲解。
舆情点评:社会各方承担责任 共同努力降低游戏成瘾危害
青少年游戏成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媒体多次报道青少年沉迷游戏,荒废学业,天价充值、不听管教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游戏平台也因被质疑毒害青少年,而多次陷入舆论漩涡。然而,“游戏成瘾”是否属于精神疾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舆论认为,应理性看待游戏本身,呼吁政府、游戏企业、社会、教育、个人各方承担起自身责任,共同努力降低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