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田间劳作后进行休息。
患者将劳作画面以涂鸦方式画在庄园的围墙上。
患者将劳作画面以涂鸦方式画在庄园的围墙上。
穿过绿藤缠绕、风车转动的长廊,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奋力生长的甘蔗苗。一群男男女女头戴草帽、脚穿塑胶靴在田间除草、培土、浇水……
这群“农民”有点特殊,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的病人。这里也不是某个村庄的农田,而是精神病院里的农趣园——专门为住院病人提供农疗康复训练的基地。
种种田就能治疗精神病吗?是的,不单如此,“农民”们还可以“看心情”,去温室里学学无土栽培,在畜业养殖园养羊、鸡、鸭,不亦乐乎。
2011年,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与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共建了面积达23亩的农疗康复训练基地,参照国际农疗康复训练理念和方法,配备6名康复治疗师,为住院病人提供农疗康复训练。
训练基地的康复治疗师陆钰勤对新快报记者介绍,他们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劳动能力的差异帮他们分好工。相对能力好一点的可以施肥、铲土,力气不够或控制能力差的会让他们拔草。每天都会有30位康复者来这里劳动,接受康复训练。
2003年,老周因为患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6年前开始参加农疗。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温室大棚里给小番茄浇水,额头上已经密布着汗珠。
精神病院副院长李雪晶介绍,医院里的患者大多是长期、反复住院的慢性期患者。他们如果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病房环境中,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容易出现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情感淡漠、兴趣丧失、意志活动缺乏、行为退化的情况。药物治疗虽然对控制精神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提高患者独立生活技能还是欠缺,精神残疾的发生率相对也比较高。
在农疗的过程中,病人可以锻炼体能,通过学习种养技能,提升集中注意力和提升解决困难的能力,舒缓压力,培养责任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职员和康复者的互动、工友会、治疗小组等方式,增强社交和沟通能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适合进行农疗。陆钰勤解释:“一般来到训练基地的病人要经过医生的评估,恢复得比较好,病情较稳定,对植物和大自然感兴趣,有一定的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