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1|回复: 0

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精神病人

[复制链接]

2242

主题

24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33
QQ
发表于 2019-2-20 21: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丽颖:大部分网友对这个片子都很好奇,是因为我们对精神病人觉得有一种排斥,以前积累下来的资料显示还有媒体都会只报道精神病人负面的一面,比如他们的暴力行为打人,不注意自己的仪表、精神错乱,其实我们看完这个片子包括在精神病院走访的过程当中,我们都觉得大部分精神病人其实很友好,很正常,尤其是心理疾病,像抑郁症、强迫症就像咱们平时日常接触的学习工作当中的人一样,很正常的跟他聊天。假如不跟他深入交往,觉察不到他们有什么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的人他们看上去很正常,虽然有一些药物在控制着。精神病人的暴力表现也只是在受到外部刺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不能把他们想象得那么可怕,我们要换一种态度对待他们。
  有一个大夫告诉我一句话,精神病人就是大脑生了病,我们允许一个人心脏生病、胃生病,可以患这样的病那样的病很正常,都是病,都能接受,为什么人大脑生病就不能接受就当成异类呢?
  南振国:我感觉到这也是央视十套做的最大努力,让我们老百姓正确认识精神疾患。从发病的情况看,精神疾患跟心血管疾病跟任何的躯体疾病来讲没有任何区别,而且不管是轻型的还是重型的都是非常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并没有更多的神秘感。以前媒体上报道的很多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很多老百姓一提到精神病院就等同于疯人院这么一个误区,电棍、铁窗。事实上有没有过这种疯人院一样的方法?有过,那是在五十年前,一百年前。
  现在我们有良好的药物,有良好的心理检测手段能及早发现和诊断精神疾病,能使这些病人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在短期内得到良好的控制,这样不会出现所谓的电棍、手铐脚镣的情况。这个节目就好在这儿,正面宣传精神病院的状况。精神病院确确实实某一部分是封闭的,但是这个封闭不等于是所有的包括轻型的和重型的精神疾患都要关在医院里面被封闭起来,表面上看精神病医院大部分病人是被封闭的,为什么?对家庭、社会、个人有危害的精神分裂症这一类病人的进行约束,防止他们影响社会,伤害别人,同时给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更有利让他们良好地治疗,并不是有人讲的封闭起来,剥夺人权。不是那样的,不是禁闭的概念。
  在封闭的环境里面得到恰当、及时的、正确的治疗,这个病人会恢复得非常快。如果把这些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撒到社会上,由于他的思维跟我们正常人完全不一样,他会建立在独特自我的思维状态下跟正常人很难沟通,不会认为我有病。首先不可能去吃药,在这种情况下家属、社会很多情况下是无能为力,怎么办?借助医院相对封闭的环境达到良好服药的保护,只有吃了药他才能好。反过来说,在整个精神心理这个大范围之内,百分之八九十的病人实际是不需要住院治疗。门诊的大部分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包括常见的轻性的心理障碍,比如人格问题,比如社会适应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的问题。
  真正需要住院的是少量重症的精神病人,不是得了心理障碍一定被关到医院,会对医院产生一种恐惧感。
  任超:深入到精神病院拍摄一些片子,确实比正常的工作难度要大。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他们肖像各方面要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目前在国民的思想意识当中还是觉得得精神病这个事情丢人,出镜的话肯定需要他们的监护人家属同意,所以各方面难度比较大。以前大家在这方面报道的比较少,我们希望这个节目能够打开一扇窗户让大家看到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南振国:作为难度来讲,轻性的心理障碍可以自救,我可以把我的痛苦告诉大家。在发病期间被治好了的人,在发病期间对一些行为感到很羞耻,这种情况下掩盖还掩不住,尽管做了技术处理,会把我的事件告诉别人,我犯病期间曾经站在天安门上说我是慈禧的后代,会告诉大家吗?不会。我们要充分理解这类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这种心理状态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老百姓愚昧的东西,相当多数人认为得精神病是不及格没干好事这种愚昧观念受到影响,所以做科普的宣传就是让大家知道这些想法是不对的,每个人在疾病当中的表现和你今后一个完整的人格治愈以后的人是两回事,就像我们得高血压一样,高血压严重的时候会脑出血,但是治好了脑出血好了之后就是一个正常人,能够完完全全回归社会,能够完完全全适应社会的节奏,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张丽颖:现在大多数人比较关心一个问题,我发现我接触的人不算太多,但是我周围的人真正快乐的人不多。听朋友们说,他们身边快乐的人也不多,可能是因为现在社会压力太大,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社会各方面都不稳定,感情、事业、家庭。最近我听人说有一个测快乐指数的或者叫幸福指数,你答一套问答题最后得一个评分,最高是10分,10分就是最幸福的人。据说很多富翁或者很有成就感的人幸福指数平均不到6,一般的平民收入的人幸福指数达到9或10。
  大多数人很关注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变得快乐,这个很重要,不是说很多人都能达到抑郁症那种很高程度的精神病,大部分只是产生一种抑郁情绪或者焦虑情绪,现在这样的人很多。出现这种情绪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怎么去调整?我是通过做这套片子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是,有这种意识去想法设法让自己变得高兴,以前没这种意识容易自己陷入抑郁、郁闷,越抑郁越想着抑郁,越别抑郁还越抑郁,现在有很多方法。我现在感觉首先提高阅读量,多看书,书可以培养心智,我看过一个调查说,中国平均每人的阅读量在世界上排名很低。
  美国和英国他们平均每人的阅读量可能在40多本,30多本,中国只有2.5本,差距非常大,看书摄取知识包括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很重要。还有对自己心理方面的认识,培养兴趣爱好多出去交集交朋友也很重要。健身、听音乐都是可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身心放松的方式,大家可以多学习这些方式,可能会多快乐一点。现在很多人太压抑了。
  任超:心病的问题在这个社会中谁对现状是满足的?可以说没有人敢绝对说我是满足的,很少很少。你不满足要有自己的追求有理想有目标,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不能说你目标没达到或者短期没达到就为此感到沮丧伤心。那样的话你无论站在多高的平台上,你永远不是最完美的,因为永远有人在你的前面,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哪一天什么样了就会开心?不一定。不是你的财富越多地位越高就越快乐,很多人要给自己一个平常心,取得一个成绩要知足,但是要有前进的动力,不能把这个视为唯一的目标,家庭生活是最重要的,心态一定要好。
  南振国:心理测查工具是最近社会上很时髦的工具,首先要确定幸福感是什么东西。很显然幸福感不是财富,有财富不等于幸福感。幸福感从本意上从心理上讲,幸福感是一种心理感受,更确切地说是心理的情感体验,不是思维体验,也不是行为体验,而是情感体验。这个人对于他周围事物的情感体验的好坏表现出来所谓的幸福与不幸福,恰恰中下层经济收入的人很幸福,为什么?实际有一个内心的体验,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实际是司空见惯的一个说法,但是能做到的人不多。形象地解释,知足常乐是高标准、低要求,定的标准很高,但是我达到60分就满足了,这样的人会很幸福。我们的大老板们千万上亿的身价财产,但是他不幸福,原因是什么?他把财产看得太重,把钱生钱看得很重,所以他不幸。
  这个快乐和幸福感是两个概念,幸福感是相对持续时间稳定的一个心理感受,一个情感状态,而快乐是短时间的一种情绪体验,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今天我跟朋友聚会我花了一万块钱喝了两瓶人头马,快乐,这个是今时今地的快乐,而不是幸福。喝酒就这一会儿高兴,可能回家不高兴了。我们讲的幸福感,是一种相对冷静的心境状态,只有良好的心境状态,这个人社会适应也会很少,很少跟邻里闹矛盾,有了矛盾也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或者幽默的方式给化解,而我们有些人做不到。做不到背后是什么?又回到原点,什么人导致没有幸福感?它的背后是人格素质的问题。人格素质老是偏移,老是走极端,老是这样会影响他的心境。所以幸福感也好,社会适应也好,终归有一点要有好的人格状态。
  好的人格状态既不过也不及,达到一个适中的状态。有些人说你的心态改变了,你的行为就改变了。你的行为一改变了,慢慢你的习惯就改变,习惯一改变思维就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精神病

GMT+8, 2024-12-23 16:00 , Processed in 0.1031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