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2|回复: 0

2018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分论坛在沪举办

[复制链接]

2242

主题

24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265
QQ
发表于 2018-9-25 21: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倡“主动精神健康” 期待尖端科研落地临床应用

  人民网上海9月13日电(轩召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自杀,其中大部分自杀都是由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在我国,重性精神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总患病率稳定在1%左右,但较轻的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患病人数确在增加。
  尽快让新技术惠及医学发展、惠及人类健康,是每一个医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夙愿。在9月12日举办的2018年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分论坛上,与会医学专家指出,全民健康不仅应关注慢性病、癌症等身体疾病,还应提倡“主动精神健康”这一新理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致辞
  本次论坛旨在助力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秉承推动和促进转化医学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理念。论坛聚焦“新技术、新医学”,探讨转化医学在精神卫生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及前景展望,吸引了精神神经领域的院士、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以及近200名临床医生的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等27名国内外专家和教授出席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主持本次论坛并致辞。
  “说到发展,我们不仅要发展药,不仅要发展器械,还要发展精神,这些精神是可以转化的,这样我们就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闻玉梅院士提到,中国是人口大国,患者更愿意到大医院就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业务最全、领先学科最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能收集到更多的资料,对学科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转化医学的研究成果能够运用于精神科临床,服务更多患者。她表示,目前越来越多市民开始追求身体健康,跑步、控制饮食等好的生活习惯开始逐渐普及。但是随着社会压力增大,不少人在遇到挫折、困境后出现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人们往往不会主动意识到这是精神层面的不健康表现,不会主动采取健康干预措施。闻院士说,“健康中国2030”建设离不开精神健康,让更多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大众可及、可感的精神健康产品。除了药物、器械,针对不同人群的科普视频在未来也大有可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主持论坛并致辞
  “精神疾病传统的诊断方法依据是主观性的指标,缺少生物学标记物,这就是转化医学在精神卫生领域的研究方向。”徐一峰院长指出,这次参加论坛的有政府官员、行业领袖、研究大腕等,多元化的人群加入,有助于大家更重视精神卫生疾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论坛,会有更多的精神卫生问题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据徐一峰透露,201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量达到85.9万,今年前三个月增长了8%,4月份增长了11%,5月份增长18%。“患病人数的增加与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与压力增大,不无关系。”此外,一些诊断标准的变化也是患者人数增加的原因,“有些原来认为不是疾病的行为问题,现在也归入疾病的领域。”
  论坛包括精神疾病诊断技术研发与转化、干预技术研发与转化、以及卫生政策及其转化三个专题,专家们就转化影像生物标记物、精准无创脑刺激、情感谱系障碍分类学变化、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识别和治疗等最新前沿医学和技术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发言
  “可塑性是大脑学习的基础”,蒲慕明教授指出,神经可塑性就是神经系统在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下转变到另一个构造态或功能态,这与精神障碍紧密相关,比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涉及到可塑性失常,成瘾、慢性痛则是一种危害性可塑性。
  “精神疾病是交大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疾病本身来说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等特征。”陈国强院士表示,“我们本次提出的交大医学院脑科学研究计划,主要聚焦三大脑疾病人群(儿童发育脑人群、老年退化脑人群、精神疾病脑人群),建设三大技术集成创新平台(基础研究平台、临床转化平台和医学影像大数据平台),希望最终形成“基础-临床-产业”三大环节全链条脑科学研究体系,提高脑疾病特别是精神障碍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他同时强调,“对于退行性脑病,早期甚至超早期的诊断非常重要。”
  Wolfgang Gaebel教授表示非常期待精准医疗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希望患者可以接受到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我们不仅要注重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精神疾病出现前的预防。
  本次论坛着眼于精神神经医学新技术,为精神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搭建桥梁,并对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研究平台的建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我们之所以要关注儿童脑的发育,”部分与会专家强调,“神经可塑性是脑发育的重要特征,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早期的研究和干预至关重要。”专家们认为,论坛给精神医学指明未来研究和技术转化的方向,期待尖端科研落地临床应用,为受到精神卫生相关问题困扰的人们带来切身福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精神病

GMT+8, 2025-1-9 18:45 , Processed in 0.12009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