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3|回复: 0

北京市精神康复工作介绍

[复制链接]

2237

主题

24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135
QQ
发表于 2017-11-10 15: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基本情况
  北京市开展精神康复工作历史悠久。1989年7月5日,北京市成立了自建国以来第一个省级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以下简称“市精保所”)。截至1993年,全市所有18个区县均成立了区县级精神病防治机构。“八五”期间,东城区和昌平区被原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残联共同确定为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范围,对精神病人开展“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社区防治康复服务。“九五”期间,全市18个区县全面落实《北京市精神病防治康复“九五”实施计划(1996年─2000年)》,对全市患者开展一卡、一表、一手册的建档和管理工作,区县财政按户籍人口每年每人0.10元,为精神病社区防治康复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十五”期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精神康复工作列为“为市民办56件实事”之一,培养康复医师队伍,并为贫困精神病人开展免费康复治疗服务。“十一五”期间,出台《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为精神康复提供了法律保障。“十二五”期间,连续开展《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应用推广、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居家与社区康复试点工作,为各区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精神康复队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京市构建了以社区、家庭康复为主体,由残联、民政建立的社区康复机构为补充,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的精神障碍康复体系。目前,全市共有精神康复机构18家(其中:市级及以上精神康复机构3家),以区为单位的覆盖率达56%。公立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民康医院)1家。精神康复床位1478张,从事精神康复专兼职工作人员1442人。残疾人康复站(308个)及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温馨家园(250余个),每年为5千余名智力残疾人、3000余名病情稳定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活训练与职业技能康复训练活动。
  二、康复理念
  北京市精神疾病护理康复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社区、居家康复为主体,机构康复为补充,由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大力发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充分利用乡镇、社区现有场地资源,为辖区内病情稳定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集中康复训练和服务。完善北京市精神残疾康复护理机构建设,以满足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合并精神残疾患者中不适于在社区康复或居家康复的患者长期集中康复护理需求。
  近年来,围绕解决精神障碍患者“出院难、照料难、康复难”问题,北京市强化政府职能、引导社会意愿,发挥家庭作用,按照“抓重点、打基础,保需求、强服务”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保障政策、强化机构建设、狠抓末端服务,着力构建精神疾病康复服务体系,精神障碍患者生活照料、托管托养、康复活动、家庭康复等逐渐步入常态。
  三、主要做法与经验体会
  一是以完善政策为抓手,努力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解决精神障碍康复难问题,资金支撑和保障政策是基础。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精神障碍保障政策,在服药、生活、照顾、康复、托养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让精神障碍患者有药可服、有钱生活、有钱康复、有钱托管。先后出台《北京市门诊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办法(试行)》(京卫精卫字〔2013〕9号),药物治疗是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第一步和基础。截止到2015年底,北京市享受免费服药政策的患者为23473人,人均药品经费从2013年的855.42元到1291.21元;出台《北京市残疾人生活补助办法》(京残发〔2010〕94号),对未享受低保待遇的重残人员给予相当于低保的生活补助,对其他人员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的生活补助;出台《北京市残疾人护理补贴暂行办法》(京残发〔2015〕36号),针对不同类型残疾人给予每月100到300元护理补贴,截至2016年5月份,共为1.2万名精神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2万名精神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出台《北京市困难家庭服务对象入住社会福利机构补助实施办法》(京民福发发〔2016〕216号),给予不同类型精神残疾人1000至1200元补贴,对收住精神残疾人的福利机构除每月给予运营补贴300元至500元外,按照收住人数给予不超过40或60万元的康复器材购置补贴。出台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申领看护管理补贴的暂行办法》(京卫疾控〔2015〕116号),对监护人给予每月200元的补贴,目前已有1.2万名监护人申领。
  二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
  不断满足患者康复需求是开展康复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为使康复服务不断契合患者需求,我们把医疗、康复与照料服务相结合,先后探索了院内医疗康复、中途之家、居家康复、社区日间康复、职业康复等多种形式,最终形成机构康复、社区日间康复照料、职业康复和居家康复服务相结合的全程式服务体系。目前,依托有关区精神卫生保健所、精神病医院和民办机构建立精神残疾康复基地11家,对患者进行收住康复,最大容量达到1241人。协调建立职业康复项目554个,在站稳定期精神残疾人数达到2500余人,精神残疾人在康复与劳动中取得劳动报酬,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全市建成日间康复照料站80家,目前服务人数达到1300余人。未来将按照全市患者分布情况,进一步在建设布局、服务规范上下功夫,争取让尽可能多的稳定期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训练,使亲属的照料压力得到调整放松。积极开展居家康复服务项目,深入患者家庭开展康复训练和技能指导,近3000户得到针对性很强的个性化服务,为患者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是以技术带发展,努力创建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
  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带动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在市科委和市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北京市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应用到社区,将科技成果直接惠民,使患者及其家庭受益匪浅。(1)精神分裂症康复适宜技术的引入和开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引进创新的《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技术》,曾获得北京市科委2010—2012年度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惠民型科技成果奖。2010年至2012年分别推广应用到北京市四个区县的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和社区,康复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及其家属和精神科专业人员的欢迎。四个地区约有111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从中受益,其中预防了300名患者病情复发,防止了70名患者肇事肇祸。本康复技术还分别在北京、上海、宁波和无锡等地区的部分精神专科医院住院部、门诊和社区中,对其进一步了推广示范应用,约有51455例精神障碍患者从中受益,避免了约7560名患者复发和约865名患者肇事肇祸。(2)认知矫正治疗技术。《认知矫正治疗技术(CCRT)在社区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作为市科委康复适宜技术在社区进行推广。CCRT能显著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尤其是工作记忆和社会认知,且疗效能持续至治疗结束后半年。在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CCRT治疗亦能改善社会功能及阴性症状,更好地改善社会功能,在结束系统的CCRT治疗后,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如半年左右再进行CCRT的巩固及维持治疗。(3)个案管理和主动式社区治疗最新的康复技术正在北京市试点进行。国际上对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康复措施,主要采用持续的社区团队服务方式开展个案管理服务。其目的是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有效的全程管理,预防疾病复发,帮助患者康复,争取回归社会,重建正常生活,努力提高生活质量。2013年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编写了《北京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个案管理工作指南》,将个案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康复,指导我市参与社区精防工作的广大工作人员,掌握综合协调应用医学、教育、社会、职业培训和其他一切可能的措施,有效开展患者救治救助、评估随访、康复指导、生活帮扶等个案化管理服务,使患者能尽快和最大限度地改善或者恢复其已经削弱、丧失的各方面功能。2016年市卫生计生委引入国际上较先进的康复技术——主动式社区治疗。目前已聘请国家上开展工作较早、取得政府资助的美国专家于2016年8月来京培训,为病情不稳定患者提供专业团队化的个体康复服务,可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患者的康复,使患者真正回归社会。主动式社区治疗是我市康复创新工作之一。
  四是以项目结成果,努力推动精神康复工作稳步前行。
  (1)引入国外先进的康复管理项目,成功转化,形成具有北京市本土特色的康复模式。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和意大利爱心与服务协会,合作建立了第一个院外康复园-玫瑰园,由意方负责管理运行,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负责业务支持及保障。通过一年多的合作,海淀区不断积累经验、培养人员、提高自信,于2011年起先后独立建立了4个康复园,床位44张,其中一个为职业康复园,开展洗车职业技术康复,2013年新建6家院外居住式康复机构全部完成并正常运行。(2)打造患者康复技能大赛品牌活动,充分展现康复特色成果。2010年起,市卫生计生委、市残联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患者康复技能大赛,参赛单位涉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定医院、解放军261医院、民康医院、安康医院、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全市16个区的精神专科机构。(3)逐步开展居家与社区康复项目,不断拓展社区康复服务内涵。2013年,市残联、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开展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居家与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2014年-2016年部分区继续延续。此项目是利用已经成熟的康复干预手段,整合可及的康复资源开展职业康复训练、生活技能指导和生活情趣培养、药物自我管理指导等康复工作,建立患者居家康复治疗与社区康复服务相衔接的康复服务工作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医疗花费,通过对患者开展工作技能、就业、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训练,以及出门乘车、购物、洗衣和房间清理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训练,来改善精神疾病和预后,帮助患者重返社会。(4)充分利用科研立项通道,促进康复技术项目在基层落地。鼓励各区各社区开展特色服务项目,将康复项目直接落地,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康复模式。如朝阳区自2009年起开始在社区中开展精神卫生特色服务项目工作,目前已有162个项目在社区中开展,其中康复项目43个,占27%,项目内容涉及康复模式和方式、康复技术和需求与现况调查三个方面。平谷区自2013年起通过区卫生计生委、区科委科研立项,开展社区精神康复项目,并于2016年获批市科委康复推广项目,使三级专科医院的科技成果直接转化落地,并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康复适宜技术。海淀区从2016年起也将基层科研工作纳入精神康复之中。通过这些特色项目工作的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根据各自辖区特点、社区需求情况,自主创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有特色的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从而使本地区的精神卫生服务更贴近于患者的康复需求。(5)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充实康复服务人才队伍。2015年,市卫生计生委举办了为期8个月的社会工作者精神卫生专业培训班。2016年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让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参与精神病人的社区管理服务。主要负责,梳理患者情况,进行家访,开展个案管理工作,参与、配合医院机构集体康复活动,组建自助小组等。目前市区两级35名社会工作者(市级10名,朝阳区10名,西城区15名)正在积极参与精神卫生社区管理中,通过服务总结经验,向全市进行推广。积极引进社工,参与居家与社区康复工作。
  四、工作展望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6〕8号)提出,到2020年,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事业与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广大残疾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康复全覆盖、出行无障碍,积极参与和融入社会,与全市人民共创共享小康社会。
  对于精神康复,我市将继续加强政策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持续推进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切实保障。加强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更多康复项目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使精神病人的康复需求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更好满足。不断探索创新模式。通过科技创新,研究开发适合患者的康复技术;通过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创新,牢固树立“大康复”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实现精神康复工作能力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精神病 Discuz! X3.5Powered by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快速发帖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